发酵工艺流程?

71 2024-01-09 14:17

一、发酵工艺流程?

1、发酵生产流程三个阶段:

上游、中游和下游。

(1)先进行高性能生产菌株的选育:

(2)然后在人工或计算机控制的生化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生产目的代谢产物;

(3)最后收集目的产物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发酵工程经历了“农产手工加工--近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三个发展阶段。

1、手工加工

发酵工程发源于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农产手工加工),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代发酵工程),最后返璞归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为中心研究设计和指已工业发酷生立(现代发发酵工艺流程及发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2、近代发酵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巧和经验生产发酵产品,体力劳动繁重,生产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于是,发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于化学和化学工程,向农业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习,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用泵和管道等输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运,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成功地推上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发酵生产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促成了发酵生产的第一次飞跃。

3、现代发酵

通过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发酵工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时变的)、非线性的、多变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按照化学工程的模式来处理发酵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生物发酵工艺流程?

生物肥需要做到这些要点,生物肥发酵可以用农业和畜牧业的废弃物、有机垃圾等作为原料,再加入生物发酵菌剂,用翻堆机或槽式翻抛机进行混合搅拌后静置,当温度达到55度时再开始第二次翻拌,反复此过程直到彻底腐熟,再通过圆盘造粒机、粉碎机、分级筛、烘干机、冷却机、自动包装机、皮带输送机等设备制作成颗粒肥或者粉状肥。

三、益生菌发酵工艺流程?

1、固体表面发酵法:是把固体表面培养的菌泥与载体按比例混合经干燥制成。此法产量低,劳动强度大,易受杂菌污染,不适于工业化生产,投资少。

2、大罐液体发酵法:其工艺流程为,菌种接种培养→种子罐培养→生产罐培养→排放培养液加入适量载体→干燥→粉碎→过筛→质检→益生素产品。此法适于工业化生产,便于无菌操作,但成本高。

四、油脂发酵工艺流程?

堆肥发酵:将废油和腐叶土、园土等土壤混合,然后加水并搅拌均匀,之后将其装入容器中,大约经过半年左右即可完成发酵,发酵好的废油土可以直接用来种花。

液体发酵:在废油中加入一些果皮、淘米水或者发酵剂,然后将其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定期开盖透气)使其自然发酵即可。

五、发酵结晶工艺流程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结晶工艺,将经过加热灭活、微滤、超滤、旋蒸后的浓缩发酵液在4℃恒温条件下连续施加50W超声强度进行结晶,超声作用时间为15-20min,使得色氨酸浓缩液在超声空化作用下由最初大小不一的晶核快速发展成大小均一的微小晶粒,之后在4℃条件下恒温静置1h,再将得到的悬浊液抽滤,干燥,即得成品。

六、啤酒发酵工艺流程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解析

啤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流行的饮品之一,其制作过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进和优化。发酵是啤酒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赋予啤酒独特风味和口感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啤酒发酵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酵母添加、发酵控制等方面。

1. 原料准备

在开始发酵之前,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原料。啤酒的基本原料包括麦芽、水、啤酒花和酵母。麦芽是啤酒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含有丰富的酵母所需的营养物质。水是啤酒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不仅为酵母提供生长的环境,还对啤酒的风味和口感起到决定性作用。啤酒花是为了给啤酒增添苦味和香气,其所含的芳香物质会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

在原料准备阶段,各种原料需要进行配比,并且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和磨粉处理。这样可以增加原料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麦芽中的酶与水中的淀粉进行反应,产生可发酵的糖。

2. 酵母添加

酵母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它能够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的添加需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方法。首先,必须选择适宜的酵母菌株,不同的酵母菌株会对啤酒风味和口感产生影响。然后,酵母需要进行活化,以提高其发酵效率。最后,添加酵母的时间和温度也需要合理控制。

发酵前需要将酵母与一定量的麦芽汁或水一起制成酵母悬液,然后等待酵母活化。酵母活化过程中,温度和氧气供应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将酵母悬液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以利于酵母的繁殖和活跃。

当酵母悬液活化完毕后,可以将其添加到主发酵罐中。添加酵母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而言,当糖化结束后,酵母即可添加。此时的温度应该在15-25摄氏度之间,以适合酵母的工作。

3. 发酵过程控制

发酵过程的控制对于啤酒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发酵过程一般分为主发酵和次发酵两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温度、时间和压力都会对酒液的发酵效果和品质产生影响。

主发酵是整个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也是酵母完成大部分工作的阶段。在主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一般而言,主发酵温度应该在10-20摄氏度之间,这个范围下有利于酵母的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啤酒的风味和口感的形成。此外,主发酵过程中还应进行适当的搅拌和通气,以保证酒液中的营养物质均匀分布和氧气的供应。

次发酵阶段是主发酵之后的一个补充发酵过程,它有利于啤酒风味的进一步提升。次发酵通常发生在低温环境下,一般在0-5摄氏度之间。此阶段的发酵时间较长,可以达到几周甚至几个月。在次发酵过程中,啤酒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小量的酸,从而增加了气泡数量和啤酒的酸味。

4. 发酵结束和储存

发酵过程通常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具体的时间取决于发酵条件、酵母品种和啤酒类型等因素。发酵结束后,啤酒的酒精度、香气和风味已经基本形成,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储存和瓶装。

发酵结束后,酒液需要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通常情况下,发酵结束后将酒液冷却至低温,以停止酵母的活动。然后,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步骤,去除酒液中的酵母和杂质,使其变得清澈透明。

完成以上步骤后,啤酒可以进行瓶装或装桶储存。瓶装啤酒需要进行二次发酵,以增加其口感和气泡。啤酒瓶装后需要进行密封,以防止二氧化碳的逸出。储存温度一般在0-5摄氏度之间,以保持啤酒的新鲜和稳定。

总结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酵母添加、发酵过程控制和发酵结束及储存等环节。合理有效的发酵工艺对于啤酒的风味和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位从事啤酒发酵的工艺师,需要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和细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生产出口感醇厚、香气独特的优质啤酒。

七、液态发酵白酒工艺流程?

①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

②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

③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份,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

④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

⑤冷散: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

⑥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⑦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份在0.5—0.6。Be′之间,发酵周期一般为21天。

八、茶叶后发酵工艺流程?

1 茶叶的后发酵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步骤。2 在揉捻的过程中,叶片的细胞结构被破坏,使得细胞内的酶能够与茶多酚结合,形成氧化酶复合物,从而使茶叶的内部酵素反应得以进行。3 发酵是茶叶后发酵工艺的关键步骤,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在通风、湿度、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发酵,茶叶中的酵素和氧化酶复合物能够相互作用,使茶叶的颜色、香气、口感等得到改善和提升。4 发酵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使茶叶的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也可以杀死茶叶中的酵素和氧化酶复合物,稳定茶叶的品质。

九、果酒发酵的工艺流程?

果酒的发酵工艺一般如下:

1. 筛选和清洗:将要制作成果酒的水果挑选出未烂、未霉变的优质水果,清洗干净,去掉不可食用的部分(如果核、果皮等)。

2. 切碎和研磨:将水果切碎或者用搅拌机研磨成细小制成果蓉。

3. 加糖和水:在果蓉中添加白砂糖、水和其他调味品,搅拌均匀,制成果酒原液。

4. 发酵:在发酵桶中添加果酒原液和酵母菌,将发酵桶封口发酵,一般发酵周期约为1~2周。

5. 澄清和贮存: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好的果酒挖出过滤澄清,再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果酒发酵,提高果酒的酒精度和口感;最终将果酒装瓶储存,待口感更加醇厚之后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果需要不同的酵母菌和发酵条件,制作果酒时需要根据水果种类和酵母菌种类进行合理搭配,调整发酵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才可以制作出口感好、酒精度适中、色泽美观的果酒。此外,酿酒和存放的环境也会对果酒的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和温度控制。

十、发酵工艺流程及详解?

发酵工艺流程及...

1、发酵生产流程三个阶段:

上游、中游和下游。

(1)先进行高性能生产菌株的选育:

(2)然后在人工或计算机控制的生化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生产目的代谢产物;

(3)最后收集目的产物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现代意义上的发酵工程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开放性的学科。发酵工程经历了“农产手工加工--近代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三个发展阶段。

1、手工加工

发酵工程发源于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农产手工加工),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近代发酵工程),最后返璞归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动为中心研

设计和指已工业发酷生立(现代发

发酵工艺流程及发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2、近代发酵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发酵制作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巧和经验生产发酵产品,体力劳动繁重,生产规模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于是,发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于化学和化学工程,向农业化学和化学工程学习,对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规范,用泵和管道等输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运,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成功地推上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发酵生产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促成了发酵生产的第一次飞跃。

3、现代发酵

通过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发酵工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时变的)、非线性的、多变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的生物学过程,按照化学工程的模式来处理发酵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从化学工程的角度来看,发酵罐也就是生产原料发酵的反应器,发酵罐中培养的微生物细胞只是一种催化剂,按化学工程的正统思维,微生物当然难以发挥其生命特有的生产潜力。于是,追溯到作坊式的发酵生产技术的生物学内核(微生物),返璞归真而对发酵工程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定,使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发酵工程进入了生物工程的范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